採訪的這天陰雨綿綿,一走出捷運站,就看到一名擁有健康膚色穿著運動服裝的女孩,一旁牽著他的狗狗阿迪,他們站在人群中就是特別顯眼。她是瑜療師王旭亞,也是台灣首兩位取得認證的「瑜伽療癒師」。她原是有氧老師,經歷一場大病後,運用原先曾學習的瑜療自癒,讓她體悟到「凡事剛剛好最好,不用所有事情都要設定100分,只要按部就班依照自己的能力去完成」。

現代人精神壓力很大,很多人下班會透過運動舒壓,近來也很流行「瑜伽療癒」。有別於傳統「瑜伽課」,「瑜療」重視身心與生活的連結。「若說瑜伽是一種生活態度,那麼瑜伽療癒即是一段生命歷程,通過不斷地練習和實踐,找到屬於自己的內在智慧」,王旭亞說。

瑜療師王旭亞,20歲開始接觸瑜伽課程,原以為瑜伽就是「把身體凹來凹去,把體位法練好」,直到生病後才開始真正體悟和落實「瑜伽療癒」,透過「觀察自己、檢視自己,進而學習凡事要慢下來」。

王旭亞大學讀的是戲劇與劇場應用學系,從20歲開始就玩劇團、兼任有氧課程,當時還沒下定決心未來要從事哪方面的工作,她笑說自己是「斜槓生活」,當時給自己設定30歲前,盡量去嘗試,努力找到自己所愛。

直到30歲那年,她發現自己比較喜歡教學,因為教學得到的反饋,比起劇團表演獲得的掌聲,讓她更有成就感。她說,劇團演出後觀眾給予的反饋,就只在那一瞬間,但教學上跟學生們的互動是持續不斷的。

專職從事有氧、瑜伽教學後,閒不下來的他也利用課餘時間持續進修,當時她開始看到「國際瑜伽療癒」培訓課程,那期課程剛好是在日本,「我想說飛日本很近、費用低,就這樣飛到日本並通過考核」,取得國際瑜伽療癒師資格的台灣教師。但當時的她還不明白瑜療真正意義,也沒打算在台灣這樣不流行「瑜療」課程的國家開課教學。

直到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病,讓王旭亞停下一切工作,所有步調開始「慢」下來。「某一天我感到很不舒服,當下無法呼吸,吸不到空氣且全身發抖,但去急診醫生也查不出病因,最後醫生宣告我得了『焦慮症』」。在醫學上被認定為主動脈老化、二尖瓣脫垂。醫生還開玩笑說,「你這是老人的心臟!盡量不要再做激烈運動,就從散步開始吧」。

王旭亞說,當時被宣告不能再做激烈運動,她其實蠻難過,不僅僅是因為所有有氧教學課程被迫停擺,「畢竟我是愛蹦蹦跳跳、遊山玩水的人,激烈運動包括健行、爬山都不可以」。

她說,當時突然生這場大病時,同時又面臨工作、情感上的打擊,讓她的人生陷入前所未有的「低潮」。不過樂觀的她笑說,幸好之前有機會學習瑜療,讓她剛好可以應用瑜療的方法,漸漸自癒。

「有時候會想,我的生病也許是一個讓我真正落實瑜珈療癒精神的機會,培訓只是理論 ,並沒有真正遇到狀況,這個機會讓我更可以體悟瑜療精神,也有助於我之後接觸瑜療個案時,即使我沒有與他們有過同樣的遭遇,但他們的不舒服、沮喪及不知所措,我可以用同理心去感受他們。」

瑜伽療癒是改變的過程,必須認識自己、了解自己。「如果說瑜伽是改變自己的第一步,瑜珈療癒就是改變自己的過程」。從過程中更懂得喜歡自己,最後透過練習,讓自己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人。王旭亞說,聽起來很玄,但真的要自己經歷才能體悟。

王旭亞說,瑜伽療癒課程很簡單,就是透過簡單身體動作與呼吸,引導學習的人去感覺到自己的感覺,感覺到自己情緒的變化,接著連結到身體去檢視自己身體的變化。

因為現代人生活非常忙碌、迅速,瑜伽療癒追求「慢、有耐心」,瑜療是一個過程,要慢慢經過這個過程去觀察自己、檢視自己。不同於傳統印度瑜珈的靜坐、冥想,必須要坐在某地,或是擺什麼姿勢,瑜療只要符合日常生活 「安靜的坐著」,隨時隨地都可以靜坐。

王旭亞說著瑜療哲學時,整個人都在發光,但她說瑜伽療癒只是幫助身心放鬆的其中一個方法,她以瑜療師觀點,鼓勵大家可以嘗試這個練習,但它不是絕對處方籤,而是一個輔助工具,如果真的身心面臨巨大壓力,該做的諮商與治療也是不能少,瑜療就是一個輔助個人加速自癒的方法。

談及瑜伽療癒帶來的轉變,她說,她的本性是追求完美,而且很在意別人眼光,但透過瑜珈療癒練習,讓她學習到接納「原本的自己」,調整心態成為「更自在的自己」。「認識我的人都會說,你現在怎麼變那麼隨便,我以前是那種什麼事都要做到100分,自我要求非常高,如果做不到100分,我就用200分力量要去完成」。

但她現在體悟到,凡事剛剛好最好,不用所有事情都要設定100分,只要按部就班依照自己的能力去完成。

愛上瑜伽療癒後,王旭亞也接觸「狗狗瑜伽」。她說,寵物瑜伽在國外已流行一段時間,但在台灣,不是所有瑜伽教室都可以接受,因為台灣不像國外有很寬廣的空地,可以讓主人與狗狗一起做瑜伽。

「狗狗瑜伽」是一種近年從歐、美、日興起的瑜伽方式,其英文Doga也是新創字,結合Dog(狗)與 Yoga(瑜伽)二字而成,由美國西雅圖的一位瑜伽老師Brenda Bryan於寵物犬按摩時尚秀時所發想的靈感,需要依賴經驗,而人和犬之間的和諧互動,也符合瑜伽萬物相融合的理念。在台灣還是很新鮮的寵物療癒系活動。

王旭亞表示,其實聽到瑜珈很多人都害怕會出現困難的招式,但其實狗狗瑜伽並不會要求狗做出對人都稍嫌困難的動作,而是透過瑜伽,讓主人可以適當地與寵物有肢體接觸。這些動作並不複雜,狗也只是作為類似瑜瑜伽球的輔助道具,人們還是練習傳統瑜伽的體式。

王旭亞補充,狗狗瑜伽不但可以改善狗長期待在室內的情緒壓力,飼主與狗狗一起伸展,也可紓緩工作壓力。狗狗也是人的陪伴者,當主人練習瑜伽時,帶著狗狗一起, 牠都能感受到主人的情緒,主人情緒也會影響狗狗情緒,就像小孩會感受大人情緒變化,狗狗跟主人一起做瑜伽,彼此都能釋放壓力與調節身心。

王旭亞提醒,在與狗狗一起進行瑜伽之前,無論是在室外場地或是室內場地,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先帶狗狗散步15~20分鐘,讓狗狗先上廁所大小便,並消耗剛出門的興奮能量,且最好提前10~15分鐘到瑜伽場地,讓狗狗先熟悉場地環境、與其他一同上課的狗狗認識。

不論是室外或是室內的場地,都建議主人備上牽繩,以防有意外產生。另外,雖然音樂不是必要的,但可以在與狗狗互動培養感情時,一同聆聽θ波(Theta,低音頻)的輕音樂,讓狗狗與主人的身心達到放鬆的狀態,再一同進行瑜伽練習。

王旭亞也分享,養寵物會有一種放鬆的感覺,她當初會養「阿迪」也是一種契機,因為某次在瑜伽療癒課程中,指導老師請他們想想,「有沒有某一件事,你想很久都沒有去做?」當下她就決定養狗,因為養狗不是買一個東西,牠是一個生命,要考量的東西很多,她一直都很想養寵物,但總是缺乏執行力。

她說,自從家裡有了「阿迪」後,她更懂得檢視自己的時間分配,不會像從前那麼瘋狂把工作塞滿,因為要花時間去照顧與陪伴「阿迪」,回家後也不會感覺自己是一個人,也學習觀察「阿迪」的情緒變化,這也是一種瑜伽療癒的練習。

最後,王旭亞說,未來希望透過瑜伽療癒幫助更多人,「我在金錢上無法像大企業家幫助別人,我所能做的是,提供我的專業給需要的人身心上的幫助。」她致力推廣瑜伽療癒,還出書《從呼吸開始的瑜伽療癒》,希望與更多人分享瑜伽療癒哲學。

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瑜伽哲學,她說,「每個人都需要自己在那個地方經驗過,只有真正在那裡過,就是最珍貴的寶物,只要可以幫助到某人覺得獲得幫助,那就夠了」。(吳紹瑜/台北報導)


[王旭亞小檔案]

本名:王旭亞

年齡:37歲

學歷: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與劇場應用碩士

經歷:現為臺灣瑜珈療癒協會副秘書長、Yoga Mindon瑜珈療癒學院導師,並於天主教輔仁大學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、Yoga Kafe瑜珈‧療癒‧空間、True Yoga教授瑜伽及瑜伽療癒。

著作:《從呼吸開始的瑜伽療癒:喚醒自我身心療癒力,讓瑜療師陪伴正處於瓶頸、深陷困境及嘗試轉變的你!》

出版時間:0011
更新時間:1213(新增小檔案)

分享此文章

文章分類

彙整

報名 瑜珈療癒 課程

請留下您的聯絡方式及想了解的課程,收到訊息後,我會盡快與您聯繫!

[contact-form-7 id=”2332″ /]
分享 Share this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