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幼我們成長於習慣接收指令的教養環境中,滿足學校老師、家中父母的期望,期待成為大人眼中的乖小孩。而長大後,當不再有人告訴我們目標時,內心會產生焦慮、迷惘、空虛的感受,甚至無法理解自己的價值,因為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,長時間忽略自我感受及需求,正是所謂的「自我迷失」。
近幾年多數人開始對於睡眠障礙、情緒低落、身心平衡、健康議題越來越關注,逐漸意識到無法再忽略身體警示,是時候必須和自己深度對話;好好善待自己了!
我們邀請台灣僅三位取得 C-IAYT 國際瑜珈療癒師資格的瑜珈療癒師 Jelly 王旭亞,分享如何運用身體感覺來明白自我需求,透過與自己對話理解自我的情緒和內在感受,進而找到專屬的緩解方式。
Q:什麼是瑜珈療癒(Yoga Therapy)?
Therapy 中文為治療的意思,瑜珈療癒(Yoga Therapy)就是採取瑜珈身體動作、呼吸練習、靜坐冥想等方法,來改善和調整個人的身心狀況,屬於輔助與替代醫學(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)範疇。
在採訪過程中,Jelly 老師提到瑜珈療癒的重點是「賦權」,賦予個案自主能力。瑜珈療癒師能輔助個案,但不能干涉個案的人生,會透過專業引導的技巧,讓個案發覺自身的狀況,認為唯有自己發覺狀況才能做出改變。
Q:為何會成為瑜珈療癒師(Yoga Therapist)?
原先在健身房任職有氧老師的 Jelly 老師,在教學過程中,發現當時自己能給予學生的教學有限, 同時在自習和生活中都碰上瓶頸,陷入迷惘當中,在因緣際會下,透過朋友的關係知道瑜珈療癒,在好奇與緣分的驅使下便赴日培訓。
在日本的期間,逐漸感受到心境上的變化,明白許多事情的解答並不是透過其他人給予自己,而是要透過親身的練習和體驗才能遇見解答,深刻理解到自己從前的培訓都擁有目的性,而瑜珈療癒則是陪伴遇上瓶頸的人慢慢找到答案。因感受過瑜珈療癒帶來的力量,Jelly 老師就此立志往後的課程都將以瑜珈療癒為原則來上課,開始踏上瑜珈療癒師之路。
Q:如何察覺自我需求?
Jelly 老師提及現代人容易迷失自我,不僅是忙碌的生活,更多是來自習慣一心多用的生活模式,若想發現自我需求,必須先學習跟自己認真相處。
下班時刻,抱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,先把手機關起來吧!
打開自己的五感,享受晚餐時刻,細細品嚐每一口飯的口感。點上香氛蠟燭,凝視著燭芯上的火苗及聞著香氣,喚醒迷走許久的神經感官。
透過深層的五感體驗,慢慢找到喜歡的事物,把埋藏許久的自我覺察能力找回來吧!
Q:如何找到自己的緩解方式?
Jelly 老師提及許多學生很喜歡等待答案,大部分人都期望在其他人身上找到解決方式,急著找解答的同時,又再一次忽略身體的警示,依舊每天吃藥,希望能不被失眠、鬱悶情緒所影響。
老師表示,其實真的不用急著找答案,再次表示要回歸到自己身上,並把充滿目的性的思想暫時放在一邊,好好聆聽身體要告訴你什麼。
譬如說,發現壓力太大,壓力是來自於什麼地方,來自於工作?或是生活?
壓力成形的原因百百種,回歸到與自己對話,明白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麼,才能真正的對症下藥!
報名 瑜珈療癒 課程
請留下您的聯絡方式及想了解的課程,收到訊息後,我會盡快與您聯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