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週六是 TYTA 臺灣瑜珈療癒協會 今年度首場的工作坊,自從 2021 年夏天第一場工作坊開始推廣後,又因疫情再起而全面停止,如今等到口罩限制鬆綁,大家終於能帶著稍微輕鬆的心情回到一個空間練習。
.
毫無意外地,「睡眠不足」似乎已成為現代人的共同困擾,「睡不好」已是大部分人的口頭禪,曾幾何時我們也正在失去「睡覺」這個本能?
.
聽起來有點悲傷,卻是個不爭的事實,不過幸好隨著科學研究的持續更新,我們有越來越多資源可取用,但在取用的過程也千萬別忘記「本質」這個關鍵。
.
.
人為什麼有個本能是睡覺?
睡覺的本意是什麼?
.
聽到工作坊中大家的睡眠經驗分享,不外乎有個共通點就是「想盡辦法」,想著要用哪些方法可以讓自己好好睡上一覺,於是乎連「睡覺」都變成一種目標,為了目標,不斷找方法;為了目標,緊抓不放手。有目標當然是好事,但如果過分盯著目標,好事就可能會成為一件束縛事,當開始感到被束縛時,隨之升起的便是壓力和負擔。
.
聽到工作坊中大家的睡眠經驗分享,不外乎有個共通點就是「想盡辦法」,想著要用哪些方法可以讓自己好好睡上一覺,於是乎連「睡覺」都變成一種目標,為了目標,不斷找方法;為了目標,緊抓不放手。有目標當然是好事,但如果過分盯著目標,好事就可能會成為一件束縛事,當開始感到被束縛時,隨之升起的便是壓力和負擔。
.
睡覺前,我到底都在忙些什麼?
睡覺前,我其實做了哪些多餘的事?
.
「睡不著」是一種現象,而造成這個現象的因素有哪些?不妨在找方法解決前,先行檢視和釐清可能的原因。
.
.
人真的是一個很喜歡把事情攪雜的動物,也很習慣把目標設得又高又遠,導致發現根本無法徹底實踐時,又會感到滿身無力,卻又固執地不願退回原處重新嘗試,寧可讓自己重蹈覆徹,直到氣力用盡時才放棄。
.
睡覺前,我其實只要做哪些事就好了?
睡覺前,有哪一件事我做起來感到特別放鬆?
.
有時候「什麼都不做」也是一種作法。再者,說實在夜晚都已經準備歇息了,到底還想要做什麼呢?
.
.
練習讓自己回歸簡單、單純,甚至會覺得無聊的狀態,干擾和壓力無處不在是屬實,干擾多寡或壓力輕重也是自己選擇的,重點還是在自己「要接多少進來」、「放多少出去」。
「當某個狀況導致我們睡不著時,也許這個狀況正是讓我們真正覺醒的主要因素。(What’s Keeping Us Awake May be ‘Awakening’ Us.) 」——Lisa Sanfilippo, 心理治療師, C-IAYT瑜珈療癒師, 睡眠恢復訓練創立者。
報名 瑜珈療癒 課程
請留下您的聯絡方式及想了解的課程,收到訊息後,我會盡快與您聯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