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瑜珈療癒的練習,在瑜珈動作操作上總是緩慢移動和停留,甚至長時間靜止?為什麼瑜珈療癒成效的時間漫長且不顯而易見?為什麼瑜珈療癒沒有提供直接肯定的方法?
這是大部分人在剛開始接觸瑜珈療癒後會有的疑問。
瑜珈動作的慢速移動,要讓練習者學著「放慢腳步」,而放慢腳步是回到當下的第一步。當開始放慢腳步時,會逐漸清晰看見自己現在真正的狀態是什麼;當放慢腳步的同時,也正在為自己提供更多的空間去留意、觀察和感知自己的整個身體、呼吸、念頭及情緒。
瑜珈動作的停留和靜止,要讓練習者學著「等待」且觀察等待的過程,這是回到當下的第二步,並且進一步練習保持當下。等待使身體和呼吸因有足夠的時間調節變得更穩定紮實,進而有充足時間深入探索,提供一個傾聽自我的機會,更能洞悉自身現在的真正狀態。
由於練習者正在學習「放慢腳步」和「等待」,自然地所謂的整體成效時間也因此跟著放慢,並且不會看見如曇花一現般的效果,而是潛移默化地在生活中一點一滴轉變,慢工出細活。
而所謂直接肯定的方法,亦根據練習者的當下狀態、練習進程、時間、環境及其他種種因素,隨時隨地的調整,如孔子因材施教般地給予現在自身狀態最適合的練習方式。
瑜珈療癒著重的是「個體經驗」,當下覺察的「個體」和當下累積的「經驗」。
報名 瑜珈療癒 課程
請留下您的聯絡方式及想了解的課程,收到訊息後,我會盡快與您聯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