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這次的瑜珈療癒旅行中,我去了趟克里帕魯中心(Kripalu Center)短暫停留,中心裡每天提供的課程目不暇給,礙於時間我便優先選擇由瑜珈療癒師帶領的一堂名為「療癒平衡」課程。

老師蓄著灰白大鬍子,外加紮著帥氣小馬尾,身形高瘦如竹的他,以超有元氣的聲音向進入教室的我們逐一道早安,老師的腳下彷彿穿著一雙冰刀鞋,踩著輕盈步伐在寬敞教室內左移右動,我看著他心想,如果我也能教到這把歲數,我也要跟他一樣!後來得知,老師已經 80 歲。

班上有幾位同學是拄著拐杖來練習,他們輪流跟老師分享近期的練習心得及復原狀況,聽著談話內容得知他們分別是退化性關節炎、髖關節及膝關節置換的狀況,並且已經來到這位老師的課堂數次。

課程開始後我們就進行一連串的身體活動,這些動作和日常生活中的蹲下、站起、走路、小跑等非常相似,但在老師的設計和覺察引導下,我突然覺得變得好不容易,我們每個人時而扶牆、時而扶椅,一路搖搖晃晃,當我正十分專心在這些動作中找平衡時,老師突然說:「大家試著不要去找平衡,讓自己跟著這個搖晃去搖晃。我們很多時候以為不平衡時就必須在其中練習找到平衡,但我更鼓勵大家『順著這個不平衡』也是平衡。」我聽到這句話的當下整顆心被觸動,這不就是一直以來我在練習的「順其自然」、「順勢而為」、「讓它在」和「接受」嗎?怎來到了平衡練習時,我就與這些練習分離了呢?怎陷入了在不平衡中找平衡的唯一方式呢?

於是我選擇原地停下,重新整理身心後才又再度加入動作行列,這次我試著讓自己在不平衡中順應不平衡,沒有任何的試圖控制,最後我發現雖然我的外在軀殼仍在搖晃,我卻沒有因此跌倒也沒有無法移動,但我的心卻感到特別輕鬆自在,甚至到後來覺得平靜安穩,處於一種「身體在動,心不動」的狀態,像極了名廣告台詞的「世界越快,心則慢」。

我在瑜珈教學中也經常觀察到學員,只要遇到在動作停留中不穩定時,就會將之視為不平衡,甚至認為自己的平衡感有夠差,接著就會開始從身體上的關節、肌肉、呼吸,或從內在的凝視點、專注力等各方面去探究,試圖找出技巧幫助自己達到平衡穩定的結果。的確,單就「動作平衡」這個議題,可以從許多層面去探討,它確實也需要身心上的協同合作,從身體根基、力量傳遞、呼吸調節乃至覺察範圍等,內外缺一不可,然而練習目標仍是較偏向「從不平衡中找平衡」。

當我選擇原地停止動作時,我也看到四周那些拄著拐杖的同學們,他們在各自的實際身體狀況中順應著自己的搖晃移動,這更值得讓人思考的是:「什麼是平衡動作?」不是單腳站立才叫平衡動作,更不是瑜珈中的樹式、鷹式和舞王式。經過這個短暫體驗我更認為:「能順應自己當下狀態所做出的動作都是平衡動作。」這個「動作」指的不僅是身體的,還包含心理及生活的。心情不好時就像是一種情緒失衡,別急著想讓自己立馬變好,先看著這個不好所產出的反應,會哭泣就哭泣,會怒吼就怒吼,不需試圖止住哭泣或消滅怒氣;生活突然紊亂時是一種生活失衡的現象,也別急著想讓自己立刻回到正常節奏,一樣觀察這個亂並跟著它,也許會發現所謂的紊亂,只不過是因為不在自己習慣或自己的預期內。

當然你可能會疑惑都已經在一個亂七八糟的狀態了,怎還有心思「觀察」甚至「順應」呢?其實這就是可以在瑜珈練習中培養出來的能力。如果你贊同透過瑜珈可以練習覺察,亦贊同瑜珈即是生活,那麼將此覺察能力運用至人生其他各方面,便是瑜珈練習的真諦,我個人認為它就是一種三摩地的境界。

TYTA 臺灣瑜珈療癒協會 將在 11/5 – 6(六、日)9:00-17:00 舉辦一場「克里帕魯(Kripalu)瑜珈療癒工作坊:從體現體驗培養深度覺知 視訊課程」,由我瑜珈療癒師培訓期間的監督導師之一帶領,講師 Toshiro Miura 就是從這間 Kripalu Center 學校畢業,並成為亞洲唯一的授證講師,同時也是全球僅有的 19 位克里帕魯瑜珈講師之一。

如果你想要更深入探索,並通過體現培養深度覺察,歡迎你來到這個工作坊,我本人也會跟著一起練習。於我而言,「覺察猶如探索宇宙,認識我們的個人宇宙,只要活著,就有無限的可能等著被發掘。」——瑜療師碎念

分享此文章

文章分類

彙整

報名 瑜珈療癒 課程

請留下您的聯絡方式及想了解的課程,收到訊息後,我會盡快與您聯繫!

[contact-form-7 id=”2332″ /]
分享 Share this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