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收到一份令我感到歡喜的禮物,一本由資深瑜珈導師 Richard Freeman 撰寫的《瑜伽與鏡照(The Mirror of Yoga: Awakening Intelligence of Body and Mind)》,由 Celia Chiang 老師贈送,她說很開心能和我分享。
和 Celia 老師是在一場幾年前的 ZOGA 工作坊相遇,當時因為分組討論關係,才有了與安靜的她交談機會,對話中也發現我們之間有一些共同認識的人。後來過了好陣子,某天我在前往教課的路上與 Celia 巧遇,並得知她與夥伴們一起創立了 Yoga Vibes,並邀請我前往教室授課,當時我對於她這般快速決定教室的勇氣感到佩服,我記得她笑笑跟我說:「想做就做了。」爾後,我們也陸續合作幾場課程,雖然後來皆是因課程才碰面,但每次與她的對話都讓我獲得一些喜悅的想法和感受。
「瑜伽始於聆聽。當我們聆聽時,我們即給予事物的本來面目空間。」這是本書的第一句話,亦是我非常有感觸的一句話。我認為這不僅是身為一名專業助人工作者必備的技巧外,更是每個人需要在生活中練習的項目。
.
很多時候當我們身心有些狀況時,大都會直接進入「為什麼」的苦惱中,然後著急的「找原因」並「趕緊解決它」。確實在許多工作事務上,「遇到問題、找尋答案、解決問題」看起來是一項必備的能力,然而若直接將此公式套用於自己的身心狀況上,也許當下能立即解決症狀,但若以長久來看,相信相同或類似情況會持續以或大或小的形式產生。畢竟「人」是個很複雜的有機體,不僅個體的生理和心理時刻都在無意識與有意識交互運行,同時還與外界所有的存在共同運作著。
其實「聆聽」也是覺察,這個聆聽並不是字義上用耳朵的聽覺來聽,更廣義地來說是以整體的五感來感受,更深入地來說是以自我的內在鏡子來觀照自己。而在這個觀照過程,肯定會被自己或他人的加油添醋干擾,因此會看見很多自以為的好壞現象,然而還是得繼續看下去,看著這個自以為,看著它隨著時間的變化,歡迎它在變化中的任何呈現,卻不急躁地催促它趕緊改變,甚至乾脆入鏡打擾。透過一次次、一遍遍的聆聽、覺察和觀照,使繁雜的心念漸漸步向單純的心念,最後靠近原汁原味的自己,這個僅有真實和智慧的「真我、原我」。
.
瑜珈中的體式、呼吸或靜觀都能夠輔助練習者探索這個方向,藉由身體外在軀殼,透過呼吸搭起橋樑,在靜觀中打開內在明鏡,並在明鏡中看見屬於自己的宇宙。
這本書富含許多經典和哲學觀,需要花一點時間才能咀嚼語句、品嚐其意。不過更重要的是「實踐」,倘若有感到與自己貼近的概念,可以好好運用在生活中,畢竟化知識為行動並且言行一致,才是瑜珈的真諦!

分享此文章

文章分類

彙整

報名 瑜珈療癒 課程

請留下您的聯絡方式及想了解的課程,收到訊息後,我會盡快與您聯繫!

[contact-form-7 id=”2332″ /]

更多文章

分享 Share this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