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,進入下半年忙碌的日子。很多正事,也伴隨很多雜事,如何善用和規劃時間,一直是從 PRYT 瑜療師畢業後不斷實踐的練習。
永遠忘不了那年報告、閱讀、實習個案、視訊課程,再加上自己日日滿堂教課,完全沒有假日的日子,甚至幾度瀕臨爆炸的感覺。有時候,抱著爺爺指定的英文書籍皺眉,不明白為何要讀看似和瑜療師無直接關係資料,卻一方面也想著,爺爺肯定要讓我們從這過程中學到什麼,而非只是去看書本裡的文字,因此,常常在皺眉和心態調整間徘徊,便也把一本本書看完、一次次要求的進度完成。
那天,和爺爺開視訊會議,討論後續瑜療師在臺培訓的事務,希望在 PRYT 和 IAYT 規定準則下,給予臺灣學生較簡易的完成方式,當然語言是最大的考量問題。
爺爺用他那厚實的呵呵笑聲問我:「但你們當初要一直中翻英交作業還是完成。」我說:「是呀,真的好累,可仍是完成所有要求的進度。但同時也發現,你就是在培養我們能力-可以不間斷地自我對話和探索,並將之整合至日常生活中,乃至整個人生。對我而言,它像是另一種靜坐方式,也不再是某種厲害工具,而已是住在我身體裡面的一部分。」
爺爺又呵呵呵:「這就是為什麼妳能成為瑜珈療癒師。」
還記得在確認通過審核的那刻,我心中真的”喔耶”一番,心想終於脫離這些事情了!怎奈,像是永遠不會消逝般地各種事務,依舊如海浪般襲捲而來,只不過,這會兒我能如常地乘風破浪,且可以同時選擇,事情的必要和非必要性。
前天友人來電:「嘿忙碌女孩,妳何時休假?」我回:「我一直很忙,但不是茫忙和盲忙,所以可以是休假,也可以不是休假。」友人大笑,因為他自己也是那個“很會忙”的人。
「先靜下自己,才有辦法將忙、茫、盲歸類,歸類後,再有耐心地逐步處理它。」——瑜療師碎念
Be silent with your busyness for a moment and ask yourself, ”What am I busy for? Am I really busy? Or I am just busy blindly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