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總是有許多驚喜,原本「NirvanaFitness 呼吸適能」課程不在我的計畫之內,但似乎冥冥之中有連結。
我的同學們來自各領域的指導者,如 Zumba、有氧、重訓、靈氣療法等,連培訓講師也是體適能背景,在場只有我是瑜珈背景(幸好曾經也是體適能背景😊)
培訓講師 Meera Nair 在一開場就說:「真是抱歉,雖然 Nirvana 是瑜珈裡用的梵文,但我們今天沒有要上瑜珈體式或瑜珈呼吸課,我這樣說可能要讓你失望。我們沒有厲害的體式或呼吸,我們要給予大家最簡單的資訊,就是把大家帶回一般呼吸,然後藉由身體活動來協助。」
午餐的時候,我和幾位指導者交流。
一位靈氣療法師說:「我原本想選擇瑜珈做我的另一個練習,但像我這種柔軟度不好的人,每次去瑜珈課都好像三等公民,總被孤立在教室旁,後來我就不想去了。」
另個體適能教練亦是登山愛好者,她說:「我原本想藉由練習瑜珈增進我的登山耐力和呼吸功能,可是我每次去上課都做不到那些體式,老師逼我做時,我反而更無法呼吸,後來我不再去了,我覺得對我沒有任何幫助。」
再一個指導師好奇瑜珈療癒是什麼,我與之分享後,她語重心長:「聽妳這樣講,瑜珈其實是很全面的,但我每次上課都覺得台上的老師只是在炫耀。」
聽到這裡,我不禁自問:「我們到底把瑜珈變成什麼了?」在資訊快速更新和商業考量下,我們是否忘記許多最原本的樣貌?不僅僅是瑜珈,還有非常多事情,是否也是如此?
每次的工作坊或培訓,不再只是證照,或可以再增加什麼技能,而是,我透過和不同社群的人們交流,更認識到自己的渺小,同時,也更確信自己的志業。
It’s a good question to think about how we change Yoga into Yoga nowadays.
報名 瑜珈療癒 課程
請留下您的聯絡方式及想了解的課程,收到訊息後,我會盡快與您聯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