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的小組討論及分享,主題是「關於接下來一年的計畫,以及之後五年的計畫」,大家的規劃很是條理清晰,有希望減課的、增加新瑜珈課的、每日要做冥想的、轉瑜珈正職的等等。
輪到我的時候,我只說:「我接下來一年的計畫大概都排好了,不會再特別做更動,至於接下來的五年,我覺得有很多方向可以去,所以,不會特別規劃什麼,保持開放,來什麼就做什麼,只要知道我不會偏離瑜珈相關的道路就好。此外,對我而言比較重要的是,我一年要放自己兩次假去旅行的計畫,是不容許犧牲的。」培訓師說:「所以放假這件事,是不可協商的?」我說:「是,因為這完全是屬於我自己個人練習的時間。」然後,其他同學帶著驚訝和哇的表情大笑了。
熟悉我的人都曉得,我從前是一個時間表狂,不僅每日時間、每月時間、每年時間,甚至人生時間我都逐一安排,而且時間一到務必執行,若稍遲一些,我便會快馬加鞭地追上去。
如此看起來,我是個很有想法且執行力強的人,然而從另面觀看,我是個毫無彈性的人,因此,當遇上「計劃趕不上變化」時,我會感到內疚不堪,不斷責備自己,接著再往上加乘,非達到目的不罷休。
於是,一路上汲汲營營,忽視過程,更有趣的是,雖是面對不同的事件,卻是相同的情況重複發生,以前總認為,我怎麼老是在鬼打牆,遇到一樣的狀況和一樣的人呢?後來,我明白了,我就是沒有把自己真正放在此經驗中去體驗,去感受它想要我學習的是什麼,而是一味的在乎著成敗結果,因此,它就像被當掉的那門課般,使我不斷地重修又重修,直至我領悟的那一刻。
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徹底了解「順其自然」的真諦,也因為知道自己組織控的本性依舊存在,因此,便常在日常中持續提醒自己:「且讓自己如流水般行動著自己的計劃,路上若遇突如其來的岩石或漩渦阻擋,我便順著它們改變流向,即便最終流到的目地沒有完全符合自己的計畫,至少,我有向前流動。」——瑜療師碎念
Flowing like water.
報名 瑜珈療癒 課程
請留下您的聯絡方式及想了解的課程,收到訊息後,我會盡快與您聯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