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瑜珈哲學裡會談到五個層次(Koshas),他們分別是身體、能量、心智、智慧和喜悅,透過認識這五個層次,幫助我們在「人」的整體練習更加完整,而每一個層次都有著不同意義,彼此既協調又連結。

五個層次的第一層是「身體層」,梵文是 Annamaya Kosha, Anna 有 Food 或 Physical,食物或實體物之意,就是提供生理和心理生存的條件和養分。我們的五官即是橋樑,透過眼、耳、鼻、口、皮膚接收外在世界供給的物資。

眼,藉由「眼觀」,提供我們大腦所需知識,透過「視覺」,我們可以學習眼前各種人事物;耳,藉由「耳聽」,提供我們大腦更多資訊,透過「聽覺」,加強我們視覺正在學習的;鼻,藉由「呼吸」,提供我們氣體交換以維持生命,透過「嗅覺」,我們能夠辨別各式氣味;口,藉由「吃喝」,提供我們身體必要營養,透過「味覺」,我們得以分辨酸甜苦辣鹹澀;皮膚,藉由「接觸」,連結我們與外界的關係,透過「觸覺」,強化我們對於人事物的整體感知能力。

每天我們藉由五官,不間斷地接收外在傳遞給我們的訊息,我們無時無刻地透過五感,像是衛星般地接收各種影像和聲音,然而我們有顆聰明的大腦,以及獨一無二的自主權,我們不用如機器般來者不拒地收,我們可以選擇接收或不接收。

有句話我想大家都耳熟能詳:We are what we eat,針對生理來說,我們的體型和健康就是我們吃來的,同樣地,我們的心理狀態和感受,也是從各種感覺形成的。這電影太過血腥,我感到害怕看不下去,我決定暫停;這音樂十分悅耳,我感到愉悅,我想要繼續聆聽;這味道有夠刺鼻,我感到難受,我想要閉氣;這道菜實在合我味口,我感到滿足,我要吃多一點;這裡悶熱,我感到煩躁,我必須開冷氣。以上狀況如同公式般,生理先接收物和質,接著大腦這位好朋友協助我們分辨感覺,並進一步確認我們是否安於這個感受,最後再選擇維持原狀或調整到另個狀態。

如此便可如解題般先問自己:「我希望讓自己的生理和心理處於什麼狀態?」再從這個「願望」倒推:「那麼有哪些行動是可以幫助我達到這個願望的?」

「我可以透過我的五感滋養自己什麼?」我想要消暑,我可以透過我的口喝水,維持我體內的保水度;我想要心靜,我可以關掉電視、打開音樂,透過我的眼和耳,幫助我靜心。

♡ 滋養內在健康的公式 ♡

我的願望:我想要 XX。
我的行動:我可以透過 XX(五官)餵養 XX(五感)。
「專注與生俱來的五官,善用現有資源餵養五感,進而滋養我們的內在健康。」——瑜療師碎念

分享此文章

文章分類

彙整

報名 瑜珈療癒 課程

請留下您的聯絡方式及想了解的課程,收到訊息後,我會盡快與您聯繫!

[contact-form-7 id=”2332″ /]
分享 Share this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