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仍是停歇晨練和晚練,只參加中間的講課和示範教學考試,由於我擔心病毒持續傳染,也擔心回傳,便自主管理地遠離同學們,去角落自己畫圈圈。退在教室後頭的我,觀察的視野更廣了,頓時覺得心中充滿感動。
在這裡一直讓我最感動的一件事,是每個人擁有自己的特色,誰也不模仿誰,誰也不吹捧誰,沒有特定的小群組,因此,整班的氛圍總是笑呵呵,而這種歡樂笑聲,並不是某個人故意說了個笑話,或炫耀某件事,而是一個人真實的表達自己後,而引來大家覺得有趣或驚豔的笑聲。
我就在想,這大概是歐美人和亞洲人最大的差異吧,「保有個人特色」是我將近這三週下來感受最深的一件事,無論是發言、問問題、示範教學等,每個人都十分熱烈,還會互相回應對話,有時候甚至造成搶話場面。大家的表達也絕不是在堅持自己的立場,而是完全就事論事的討論,坐在旁邊的我,有時候也想插話表達,但是,我搶發言的功力真的是趕不及我的歐美同學們呀。
我還記得我在幼稚園到國小三年級期間,每天的聯絡簿幾乎都會被老師寫上「上課愛講話」,還常常因為上課愛講話被處罰,我依稀記得那時候的我,很喜歡在上課時表達自己意見,後來被老師一路告狀,甚至頻繁打電話給王媽媽,最後,媽媽拜託我上課不要再講話,再加上我可能也被罰怕了 (小三的老師都罰錢,可是我沒有零用錢被罰),後來,我就變得不想講話,再後來,也習慣成一種模式:「多說多錯,不如不說,這樣再也不會錯。」這樣的模式,在臺灣的國高中教育體制裡,的確使我升學順順利利,甚至一路至研究所畢業都是一個好方式,我確實成了老師們眼中的「好學生= 意見最少+最聽話+完成度最高」,然而,無形中也失去了很多自我思考能力,以及失去最真實的自我。
如此的習慣便成自然地延伸至我生活裡其他部份,包括感情、工作、人際等,一切都以「少說多做」為主,於是,總是在重複做著或說著,違背自己心中真正想法的事情,直到“謊言”再也無法忍住導致大爆發的那刻,卻讓對方訂下「妳變了」的結論。
「其實,我一直沒變。只是,我從來沒有讓真實的我,好好地存在著。」——瑜療師碎念
這也是我後來在 PRYT 過程中,慢慢地、漸漸地、一點一滴地,找回來的踏實感。
這次來到這裡,我聽到我的同學們對我說最多的一句話就是:「這就是 Jelly 啊!」連培訓師給的教學示範評語都是:「我想 Jelly 教學的內容有一部份就是她自己在裡面。」
Be essential and Be authentic.
報名 瑜珈療癒 課程
請留下您的聯絡方式及想了解的課程,收到訊息後,我會盡快與您聯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