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 Montreal 回來至今已經第四天,雖然說沒有時差上的困擾,但綜觀整體精神和活力,沒有在 M 時來的充足,也許是生理上多少仍受時差干擾,然而幾天自己觀察下來,發現是自己回來後少走了許多路。
在 M 時,每天步行至少近 2 萬步,步行時為避免口腔過於乾燥,加上需要時刻注意路況,因此行進間和夥伴們幾乎很少對話,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步伐、呼吸,以及吸引我目光的景色和人群上。
記得當初在中醫爺爺那裡的最後一次看診,中醫爺爺對我說:「走路就好吧!」當時我只理解到爺爺應是依照我的身體狀況,提供一個溫和的運動建議。爾後,我確實也只是以走路方式恢復我的體力。
近一年多的走路復健下來,我更深入體會到走路的意義。當我獨自行走的時候,我可以與自己對話,我可以檢視近期的生活,我可以觀察路上的形形色色,我可以享受屬於自己一個人的時間,我更可以感受到何為當下。
前幾天,讀到一篇國外講師分享關於走路的文章,文章標題是 “ If Meditation Is Not Your Thing, Try a Walk in the Woods ” — 假如冥想不適合你,那麼試試看走入森林。當然,在現實環境的考量,我們沒有如國外那麼多森林可以隨意走進去; 許多人也可能會說:「沒有時間走」、「沒有地方走」、「空氣這麼糟」、「路上車子那麼多」……
你願不願意放下手上的手機去走路?
你願不願意離開手邊的工作去走路?
你願不願意拋下腦中的胡思亂想去走路?
「你願不願意給自己騰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時間去走路?」
報名 瑜珈療癒 課程
請留下您的聯絡方式及想了解的課程,收到訊息後,我會盡快與您聯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