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做瑜珈到底能不能減肥?」我想這個問題大家應該都不陌生,也是絕大部份一開始接觸瑜珈的人最常問的問題。我的答案是:「能,也不能。」
過去我曾在某醫院減重中心教授減重班學員有氧課程,在這數年的經驗裡,真正回到適當體重體脂且持續維持的學員,五根手指是數的出來,我也曾為此現象感到苦惱,試圖找出更有效的練習方法和誘因,協助學員們恢復健康指數且不復胖,然而我始終沒有百分百成功過。
後來,我在某個暑假帶領國小生減重班,當時在教室外頭等候的父母們,像是看電影般地吃著零食喝著飲料,甚至等到孩子們一下課立即遞上一大杯手搖飲。我也繼續觀察著那些體脂始終降不下、體重上下不定,以及規律下降的學員們,最終理解到「減重與維持健康體態必須從生活做起」。
爾後在我所學習的瑜珈療癒裡,探討著各種病症如糖尿病、飲食失調、高血壓等,我們更關注的是「壓力」。「壓力」不是一種病,然而壓力所造成的「行為」,會無形中形成各種病症,例如:暴飲暴食而造成糖尿病、酗酒而造成心血管疾病等。我回顧自己身為舞者時也曾遭遇「飲食失調」,因為擔心體重計數字、身材不夠完美等壓力,我可以在週間的每日只吃一顆水煮蛋、一片吐司,然後在週末時吃到撐,接著再因罪惡感做催吐。當時的我並沒有看見這個「慣性行為」— 不吃、吃很多、催吐,當然更不會看見這個「行為原因」— 為符合眾人對舞者觀感的壓力。
我想大部份的人對如何保持體態多少有概念,像是運動方面,藉由有氧運動燃燒體脂,並配以重量訓練增加肌肉比重,提高基礎代謝率;飲食方面,攝入熱量需少於消耗熱量。有許多營養師也提過 70% 飲食加 30% 運動的觀念,我甚至聽過國外專做減重的營養師提出 80% 生活態度加 20% 運動,雖說針對生活態度他主要談的是每餐的食材與進食時間,但我會將之更廣義解釋成「有意識的進行各種日常行為」。
試著去觀察這些理所當然的日常行為中,自己在當下正在做什麼,會發現有很多時候都是無意識的機械動作,完全是靠著習慣行動。就拿飲食來說,何時是為「生理需求」而吃?何時是為「口腹之慾」而吃?何時是為「打卡拍照」而吃?何時是為「補償」而吃?再比如練健身、學瑜珈,到底是「為了什麼」?是「真的為健康」?還是某種程度上「為趕上潮流」、「為追求一種樣子」,而「以健康之名行慾望之實」?以上的想法沒有對錯,只是「自己是否清楚看見」?知道自己是「心裡需要」還是「大腦想要」?「有意識跟隨」還是「盲目追求」?衍生至生活裡的各項層面,包括購物、娛樂、學習、社交等,都可以試著檢視。
哈佛健康出版社(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)在多項研究關於瑜珈和減重的結果後指出,瑜珈能夠「支持減肥」,包括增加肌肉張力、改善新陳代謝、減輕壓力、提高意識、改善情緒,以及更大的自我接納和自尊,受試者明顯感到加入瑜珈練習後的減重過程,與過去的經驗相當不同,瑜珈幫助自己更有信心的「保持長久減重的能力」。
這樣的結論十分清晰,透過瑜珈練習提升覺知能力,去觀察自己在各種行為中的感覺和應對態度,並進一步觀察到這些現象是從自己想像而來,抑或受外在的人事物影響,當能清楚地看見因和果,就更能客觀地就事調整,而不再是感到慌亂和盲從。因此聚焦的不再是「批判自己」、「與他人比較」、「想方設法」,像是「我很胖」、「我要瘦到跟誰一樣」、「有什麼方法可短期瘦十公斤」,而是「我知道現狀是個事實」、「我可以怎麼做」、「我真的正在做並正在進步」,更重要的是「我了解到任何改變,是需要耐心且冗長的時間執行」。
如果你還是很想要一個「瑜珈到底能不能減肥」的答案,我會說「瑜珈能間接的減肥」。任何沒有運動習慣的人,在一開始接觸瑜珈及其他形式活動,除身體可能會開始有些變化,像是較易出汗、水分攝取增多、感到身體變得柔軟、較好入睡等,也協助開始轉移對食物的注意力;而練習合宜的瑜珈動作,除可喚醒身體的基本功能,包括關節的活動和穩定、肌筋膜的力量和彈性、呼吸的完整、神經系統的安定等,也因更懂得妥善運作身體而使整個姿態更均衡;如若再繼續深入練習合宜的內觀與覺察,能逐漸提升自我的明辨能力,除可適時選擇食物和份量,更因能察覺自身與他人而促進更良好的社交關係。如此全面的關照外在和內在,漸漸地「用吃彌補心情」或「用沒時間藉口不運動」等造成不健康體重之行為,會轉化成「我意識到自己的感受,我可以怎麼調節」、「我意識到自己的想法,我可以如何調整」。
所以,最良好的減重方式是什麼?我仍是會用瑜珈療癒「一個人」及「整合」的觀點回答:「透過瑜珈的基礎練習,培養個人『覺知的身心』;透過營養師的飲食建議,進行『覺知的吃』;透過教練的運動指導,採取『覺知的增肌減脂』;透過自己對自己的引導,生活在『覺知的日常』。」缺一不可。當然無論再專業的指導者和課程內容,都僅是一項歸納後的技術,至於能否將之完善運用,終究還是回歸自己的「心」
「自己真心想不想執行,願不願意嘗試」——瑜療師碎念。
報名 瑜珈療癒 課程
請留下您的聯絡方式及想了解的課程,收到訊息後,我會盡快與您聯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