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個案起初因飽受脊椎側彎所引起的疼痛之苦而聯繫我,希望透過「疼痛照護瑜珈」方法減輕自己身體的疼痛。

在我們一起練習一陣子後,個案逐漸發現自己積累的壓力比想像中還要多,恰巧在一次工作中遇到瓶頸,他瞬間情緒潰堤,精神狀況變得極差,也無法如從前假裝沒事般地撐著,同時開始失眠乃至影響整體工作,最後在百般掙扎下決定尋求身心科醫師開藥,然而藥物的副作用使得他更無法專心工作,只好被迫辭職休息。當時他並沒有告訴我正在面臨什麼困境,他始終認為上課的目的是要解決身體疼痛,其他生活瑣事都與課程無關,雖說這期間我有觀察到他些許狀況,但基於尊重個體意願及其上課意圖,我僅引導適合他現狀的方式,剩下的我始終相信他會隨著身體練習慢慢連結起來。就在一次課堂中我觀察到他的狀態並詢問是否暫停先休息,當時他才娓娓道來正在面對的困難和感受,並堅定地說:「我什麼都可以先不要,但至少練習瑜珈讓我覺得我還有一絲希望。」

於是與個案討論並同意後,我稍微調整課程內容,除針對他原本的疼痛問題外,我帶入其他能夠幫助他進一步身心連結的練習,在這個過程,雖然常常都是以眼淚潰堤收場,但他總說:「我只有在上課後才感到真正釋放。」一天課程進行中,他開始闡述他觀察到與家人間的不健康互動,而這種關係從小就存在,甚至他後來觀察到這種關係竟然存在於整個家族裡,卻沒有人發現這是個隱形傷害,而他更加肯定這是他主要的壓力來源,原本他以為壓力是來自工作的上司和同事,後來他卻發現自己才是給予其他人壓力的來源,而他就讓自己長期無意識的暴露在如此不健康關係中生活。

在將近這一年中,我們持續各種練習的同時,他的身體因感到不適而進行各項檢查且發現些許問題,雖然幾度又感到崩潰,但幸好都是能透過藥物和定期追蹤的病症,而越是如此,越促使他不得不正視身體和精神的健康關係,同時他也開始嘗試參加一些原本就有興趣的課程,就這樣他在快樂和悲傷起伏中繼續努力著,每次當我觀察到他因再度失眠而疲憊不堪時,問他是否暫停今天練習,他總堅持說:「不要!雖然我也不知道到底繼續練習會不會讓我變好,但我知道我不能沒有練習。」

疫情升三級時我們便暫停課程,我建議他可以找一些線上頻道,或是練習我們過去課堂中曾做過的,當時我看到他訊息傳來「好吧是該靠我自己了」,我在手機這頭會心一笑,這無非是我身為瑜療師的最大願景:「引導需要的人最終能引導自己」。

在微解封回到台北幾天後,我再度收到他的訊息,他告訴我準備回到職場,身體雖然偶爾痛著、病症雖得持續追蹤,對他來說卻是個很棒的壓力超標訊號提醒;家人關係雖尚未獲得紓解,但至少他現在能清楚看見自己與大家的互動,並明確表達自身立場不再假裝沒事,最後他說:「不過如果我覺得快齁不住了,我還是會回去找妳喔!」

「可是,我相信你的身體會告訴你需要為自己做什麼的。」我說。

「瑜珈療癒」一直都是以「一個人」去觀看,屬於我們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被犧牲,除了自己的身和心,還要能和整個環境互動平衡,然所謂的「平衡」並不是停止不動或 1:1 比例,而是「持續調節」。

「瑜珈療癒」並不一定適合每個人,只是所採取的「瑜珈方法」可以觸及到我們的每個部分包括身體(體式)、呼吸(呼吸法)、精神(靜觀),加上持續更新的科學研究,這門科目以更寬廣多面,且符合現代生活的方式協助一個人,培養一個人自我覺察、明辨、轉變的能力。

只要你願意,身體會告訴你許多事

分享此文章

文章分類

彙整

報名 瑜珈療癒 課程

請留下您的聯絡方式及想了解的課程,收到訊息後,我會盡快與您聯繫!

[contact-form-7 id=”2332″ /]
分享 Share this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