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中出國前的最後一個行程收到 搖滾爺奶 創辦人巧克力合作邀約,以繪本結合瑜珈療癒元素,帶領一場英語說故事工作坊,培養長者獨立自主及自我表達的能力。其實一開始接到邀約時我有些毫無頭緒,雖說繪本中的核心價值的確充滿瑜珈療癒元素,但要如何整合兩者並以具體方式分享與實作,還得因應教育部之雙語計畫,在某些環節中需以英語引導,對我來說是個既新鮮又驚險的教學挑戰。
《失落的一角》是一本簡單樸實卻需要反覆細嚼慢嚥的繪本,方能品嚐到它的層次美味。第一次讀完時便立刻想起我的瑜珈療癒導師Michael Lee, 浴火鳳凰瑜珈療癒創辦人曾說:「我們在不完美中是完美的。(We are perfect in our imperfection.)」故事中缺一角的球體不斷地旅行找尋它缺少的那一角,最後卻在找著後變成一顆完美球體時,反而感到不再如同從前缺角時的自在。
我在教學過程中也常常聽到學員分享關於什麼都想「做好」,最後卻好像什麼也沒做好的故事,還因此把自己搞得焦頭爛額,甚至感到沮喪和無力。曾經是完美主義者的我,也經歷過這樣的無限迴圈,常常陷入「好還要再好」的執念,到頭來卻發現,整個時間並沒有因為我做得更好而停下來,整個世界並沒有因此而產生巨大變化,我卻因目光狹隘只鎖定在「我自己定義的好」,而失去許多欣賞周遭其他美好的機會。「什麼叫做『好?』」、「什麼叫做『完美』?」這是值得一再審視的問題。很多時候真的都是我們「腦中自以為」的模樣,導致我們感到生活總是苦澀多於香甜。
工作坊裡有名看起來像 70 歲實際上快 90 歲的長者,她獨自搭車從桃園北上參與課程。從一開始主持人引言時,她就不停問我哪裡可以看到主持人和講師的名字,我從學習手冊上指出後,她開始在自己的筆記本抄下我們各自的名字,她的字體風格像是楷書十分工整娟秀,我不由得從心中讚嘆!利用課間休息時,我向她表示對於她的字體感到讚嘆,她說由於她只唸到小學,認識的字不多,孩子孫子都移民到國外後,她決定好好練習認字和寫字,所以只要一逮到機會她就會把字體抄入筆記本,她說:「雖然有點太晚學,但至少我還是肯學。」我當下真是感動不已,這就是所謂的活到老學到老,不必複雜、不必新穎,更毋需高深知識,且專注在自己感興趣的議題便已是學習。
我也經常在各種場合中聽到:「我老了,這我不行。」、「我筋骨太硬,無法做瑜珈。」、「我因為這裡有問題,所以我不能做什麼。」、「我怎樣又怎樣,所以不能這樣和那樣」...等話語,充滿著許多先入為主和自我定義,甚至是自我否定。如同方才提過「好」和「完美」的議題,同樣可以思考:「時常覺得自己做不到某些事,是否是因為『以為要做到某種模樣才稱之做到』?」就像歷屆參加我瑜珈師資培訓的學員們,會常常擔憂自己某些動作無法做到,而無法成為一名稱職的瑜珈教師,或以為一定得練到某些體式,才能夠有資格站在教學台上。
當然,確實在某些實際狀況中,我們無法做到某些行動,但換個角度觀察,有沒有可能是「根據實際狀況,並在能夠自我掌握下,先從我做得到的部分開始」?如同這位長者一樣,從識字和抄寫開始,專心致志地在自己目前做得到的階段裡。
我很感謝搖滾爺奶創辦人巧克力的信任和邀請,讓我有這個機會以不是完全瑜珈的姿態,用另種呈現向長者們傳遞關於身、心及生活等瑜珈療癒的精神,而長者們的想法及回饋更是讓我深覺難能可貴。以前有許多長輩總愛說:「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多。」的確當下聽起來讓人有種倚老賣老的不適感,但現在想來也是事實,他們從農業、工業走到現今的科技社會,從旋轉式撥號轉盤電話到觸控手機,他們是一群文明迅速演化的體驗者,相信他們也非常想要跟上時代腳步,只是速度快到讓他們來不及好好學習怎麼表達,以及練習與晚輩交流。
然而,身為晚輩的我們可以發揮「影響」長者們的力量,親身實踐我們習得的新知和期望的方式。如果希望長者們能踏出家門,我們可以主動帶他們出遊或替他們報名團體;如果希望長者們不要干涉或議論我們私事,我們可以適時拒絕或表達不舒服感受;如果希望長者們成為一個跟著時代進步的人,我們可以盡情分享新事物但不強迫他們接受;如果長者們仍喜守舊我們也給予尊重,不需因各種社會標籤妥協,而失去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。
我很喜歡巧克力在工作坊中不斷提醒長者們的一句話:「敬老尊賢的時代過去了,在這個世代裡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,應當要做的是『彼此尊重』。」而將來的我們也都會成為長者,若想成為一個可愛討喜又看不出實際年紀的老人家,就從現在開始做起,藉由各種活動滋養自己的身體、精神、心理及社交。
報名 瑜珈療癒 課程
請留下您的聯絡方式及想了解的課程,收到訊息後,我會盡快與您聯繫!